清心亭始建于1919年,位于北票市哈尔脑乡新亭村、新亭小学校院内,历时八年完工,南二十五米处还有山门一座,是北票地区唯一的一座亭阁式建筑遗存。
清心亭占地195平方米,平面呈方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四角攒尖亭,边长14米,上下檐覆灰色筒板瓦,亭身两层,高约为10米。一层回廊有石柱20根,其中16根为方柱,8根为阳工雕刻的对联,做工精细, 4根圆形高浮雕蟠龙柱南北各置一对,龙头左右对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堪称当地石雕艺术的典范。石柱上部施额枋、平板枋,平板枋之上施一斗四升交麻头斗拱,上承檐檩、木椽及一层瓦面;二层木柱、施额枋、平板枋、上置飞天网状斗拱,托檐檩、施扒梁与室内四根通天柱结构相连、浑然一体,屋顶布青瓦、施吻兽,中置宝顶。
据《北票县志》记载,清心亭又名北极宫,原做为“宣讲堂”,是请神、扶乩(占卜)的地方。曾供奉过玉皇大帝、孔圣人、真武大帝及诸战神。木雕雕饰上图案及色彩至今尚存,保留了与道教有关的文化遗存。据考证,该亭并非独立建筑,是当地已失建筑发仓寺的一部分,然而,寺院建筑又为何修建道教场所,至今说法不一无从考究。从民国初期至今,其它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清心亭傲然屹立于沧桑岁月之中,足可看出其坚固的筑造技艺。它构造奇特,设计巧妙,作为亭式建筑,其体量之大、结构之精、装饰之美、做工之细、风格独特乃辽西之最,省内仅存,完全可以同北京国子监中的敬一亭、上海豫园前的湖心亭相媲美。集中代表了当时北票地区科学技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北票先辈工匠的聪明与智慧。1998年清心亭被公布为朝阳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