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文化北票

北票朝阳寺

2016-12-14      

朝阳寺俯拍

上园朝阳寺  记者 韩爱国/摄

  朝阳寺坐落于北票市上园镇东街,距北票约40公里。它北靠骆驼山,南映大凌河,西近铁路,东依蜘蛛山,因交通便利,财力富硕,不仅是当时东北地区有名的古刹,更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2012年公布为北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寺坐北朝南,占地6000平方米,是北票境内现存较早的寺庙。整个寺院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分为上寺、下寺。上寺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下寺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现仅存上寺,上寺分前殿、后殿。前殿即现在的大雄宝殿,坐落于石砌的基座上,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抱厦式硬山建筑,屋顶为卷棚式(屋顶为圆形,没有屋脊),这种建筑风格在我市仅有。更为奇特的是,顶部卷棚式与传统的脊顶相连,形成了大小不一、有主有次、高低不同、前后有别的“一殿一卷式勾连搭”,使两种建筑互为一体,使殿堂的空间更为宽阔,是汉、藏寺庙建筑形式的巧妙结合。殿两侧镶嵌有二方砖雕,做工精细,属于镂空透雕,弥足珍贵。殿内两侧绘制的很多精美壁画,至今清晰可见,色彩艳丽,在北票所有寺庙壁画中堪称精品。朝阳寺平时香火不断,香烟缭绕,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朝阳寺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据点,是热河地区第一个农村中共党支部秘密驻地。早在民国十七年(1928),中共党员韩麟符、郑丕烈等6人,受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蔡和森派遣,在朝阳寺以办学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发展党员,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民众反抗斗争,进行暴动。在朝阳寺广大民众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

  朝阳寺文化积淀深厚,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曾发生过很多具有影响的历史性战役。元末明初,开国将领徐达曾在朝阳寺附近攻打元军,即“大战柳河川”战役;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在这里打响;辽沈战役中,东北民主联军在此布下过重要防线; 1932年,我市抗日英雄李海峰在此活捉日本特务石本权四郎,即“朝阳寺事件”等。朝阳寺不仅记载了北票这片热土的历史文化和我党在北票地区领导的农民运动始末及抗战事迹,更蕴藏了古代将领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

  朝阳寺在我市古建筑中比较悠久,是集蒙、藏、汉建筑风格为一体的硬山抱厦式古建筑,在整个朝阳地区也极为少见,是我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寺内壁画、彩绘清晰可见,石刻、木雕、砖雕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显示了北票历史建筑的艺术水平,为研究我国北方地区藏传佛教古建筑艺术发展提供了实物例证。2009年,由民间集资80万元,对朝阳寺进行了原貌整体修复,如今的朝阳寺已成为我市独有的一处既能提供红色旅游教育、又能为佛教徒瞻仰朝拜、虔诚祈福的一处圣地。目前,有关部门计划再次筹措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预把朝阳寺建设成我市乃至全省红色旅游景点及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刘晓宇

责任编辑: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2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