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功德寺位于北票市西官营镇西北20公里处的东北处,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距今两百七十八年,1994年4月22日被公布为北票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院坐北朝南,现在仅存正殿、后殿、东配殿。正殿坐落在长16米、宽12.7米的方形石砌基座上,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脊上部有砖雕方形基座,所立经幢以无存。后殿同正殿相同。东配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明间辟版式门。
据《朝阳县志》记载,延福功德寺一座喇嘛庙,是蒙古贵族台吉宝氏的家庙,1737年初建时,仿照了朝阳城内佑顺寺的形式所建,佛殿庄严,依山傍水。院内松柏葱郁,异常肃穆。后经过几次重修,寺院更加雄伟庄重,香火旺盛,远近闻名。昌盛时期寺内喇嘛三十余人,寺内戒律十分森严。大喇嘛叫查宁卜,他自幼出家,品行端正,六十余年严守清规,每日里除谈经说法外,就办理寺院日常事务,不辞辛苦,从未做过有悖于出家人行为的事情。延福功德寺在解放前后还有喇嘛9人,据当地老人们说,乌兰司令曾经在这里剿匪后,曾住过这里。后因年久失修,自然损毁等原因,院落早已无存,仅有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正殿、后殿、东配殿。
经古建筑专家分析,该寺建筑规模宏大,历史上应至少有大规模修缮两次,小规模维修应不在少数,但基本保持着原来的形制与特点,它年代久远,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清早期建筑特点,又保持着当地因地制宜的建筑风格,故此该建筑应该是中国古建筑由清以前的建筑风格演化为清式建筑风格过程的一个缩影,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