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辽宁卫视《说天下》栏目以《丰收的大枣,沉甸甸的烦恼》为题,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说的是北票市上园镇靠山屯村枣农对今年大枣销路的担忧。然而,仅仅时过一天,“沉甸甸的烦恼”竟然了变成了枣农发自心底的笑逐颜开。
9月19日,2018中国·北票金丝王大枣文化节在上园镇拉开大幕。盛大的开幕式,火爆的交易场面,不仅让北票金丝王大枣再一次声名远播,更让上园镇300多户枣农喜上眉梢。据统计,当天共有16家电商和物流企业仅通过网络、微商就发出快件11000多单,发出大枣7.5万公斤,吸引采摘游客2000多人。
“以金丝王枣为代表的林果产业就是我市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目标的重要抓手。”在金丝王大枣文化节推介讲话中,市政府副市长王金旭这样评价“金丝王”。的确,在上园镇,金丝王大枣已与生猪养殖、旅游开发一同成为该镇的三大产业之一。目前,该镇大枣栽植面积已经超过2万亩,年产大枣50多万公斤,仅此一项户均增收600余元。2017年,上园镇成功举办了首届金丝王大枣节。而在今年,更是升格为全市性的农业节庆活动,由此可见市委、市政府对这一产业的关注和重视。
9月26日,我们再一次来到了上园镇。
虽然距大枣文化节开幕式过去仅仅一周时间,然而,镇领导却告诉我们,今年大枣销售还有几天就结束了,到了十一再想吃金丝王大枣就得等到明年了。
面对我们的疑虑,镇领导当面拨通了几位枣农的手机,结果是:宝英杰果园4万公斤枣剩下不到1万公斤,张俊荣果园3万公斤枣还剩下5000公斤,枣农王代罡自家枣园的2万公斤枣卖完之后,还从周边小户收购了3万公斤,并且销售一空……
据镇领导介绍,今年大枣之所以销售火爆,除了金丝王大枣的独特品质,主要得益于前期宣传到位以及销售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早在9月初,上园镇就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推介金丝王大枣,组织开展“转发、集赞、免费吃枣”“金丝王大枣手机摄影大赛” “枣王评选”“免费·采摘自驾游”等系列活动,为金丝王大枣文化节造势,吸引了诸多商家和游客的关注。北票新闻网制作的微信公众号《在水一方金枣之乡》,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点击量超过了6000多人次。
以枣为媒,以节会友,是举办今年大枣文化节的初衷。大枣节期间,移联网信、新益农、邮乐购、川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8家电商企业和顺风、邮政、圆通等8家物流企业进驻上园。在大户枣园专门设点的同时,中通、圆通、邮政等物流企业还在镇村主要路口设立了10多个站点,保证鲜枣采摘完毕即可直接发运。打开淘宝网可以发现,虽然一箱5公斤的金丝王大枣卖到了118元,却依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有评价说:“枣很甜、特别喜欢吃,虽然邮费高一些,但很值。”
作为枣农,面对市场的洗礼,他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并以独特的营销方式将农民的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宝英杰果园用图文并茂的微信形式,以“一年一季、一品一生”为主题,讲述了“一个人、一棵树、一箱枣、一份礼、一段情”的故事,既是一篇难得的美文,又是一份极佳的销售创意。枣农王代罡将大枣筛选分等分级销售,个头大品相好的枣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销售,剩下来的枣冠以“金丝小枣”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销售,尚未成熟的枣将于10月10日左右采摘,同样可以卖到每公斤16元的价格。与此同时,他还在完善包装上做文章,采用纸箱里套泡沫箱并辅以冰块降温的方式,使大枣的保质期延长了二至三天,大枣远销广东、上海等地。
从沉甸甸的烦恼,到沉甸甸的收获,枣农们在心情转换之间体验到了一种温馨。2018中国·北票金丝王大枣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增添了一段来自北票上园的佳话。
上园镇的大枣红了,红了柳河两岸,红了农民的笑脸,红了乡村振兴的大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