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文化北票

诗和远方永远的梦想

2022-08-02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古诗词中遇见中国地理》整本书从地理的独特视角切入,对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能够使读者在轻松学习地理知识之余,感受古典诗词文化的神韵及魅力。这本书在开篇说诗和远方,从来都不是割裂的,没有远方的诗歌往往苍白无力,空洞无物,没有诗歌的远方,则显得苍白冰冷,缺乏吸引力。在我的记忆里,诗和远方、古典诗词一直伴随我的成长历程。

小的时候,爸爸常常带我们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几十年来,那情景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当时我对这些词句并不是完全理解,直到后来读唐诗宋词、读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李商隐、读李清照才知道,那是我们古典文化的精髓。

2022年春季的一天,和风吹拂。空气中荡漾着暖暖的气息。晚饭后,我信步来到父母居住的小区一楼,伴着落日的余晖,在客厅沏上浓香的滇红茶,和年过八旬的父母一起谈古论今。父亲做过教师、校长,年逾八旬,喜欢读书,除了耳朵有点背,思维敏捷,记忆力特别好。退休后经常翻看一些历史和文学书籍。还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他读书的往事。说他小时候啊,就读了三本小书,这三本小书对他的影响特别深厚。在他儿时,长他十岁的兄长(就是我的伯父),读私塾的、后来国高毕业。回家之后,伯父会坚持背诵三本小书,还让他的弟弟妹妹也一起背诵。我的父亲,就是那时候背会了三本小书。父亲告诉我,过去私塾的三本小书,就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时教师出身的82岁的母亲,微笑着说,你等等。说完,进了卧室。在卧室里,有一个好几十年的古老的书橱,老妈从卧室书橱拿出了特别陈旧的、线装的看似几十年的一摞小本本,不仅有这三本,还有《弟子规》《女儿经》……你看是不是这个?啊,妈妈把这几本书全都留下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一一照了下来。心里涌起一份感慨,原来父母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无论走多远,无论过去多少年,都要读书啊!

因为父母的工作变动,小的时候,家里经常要搬家,直到在我五岁的时候家里搬了六次家,才在乡政府所在地定居下来。父亲找来木匠打了一个七层高的大书立,还刷上了橘黄色的油漆,放在农村家里的横的柜子上。爸爸说,每人一层,要读书,学习,记得我要拿着凳子踩着上柜盖,才能把我的书放到最顶那一层上。我想,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那一年,因为女儿考上山东大学,我去山东特意到济南的大明湖,还有趵突泉游览。在趵突泉公园参观李清照的故居;体会下李清照的寻寻觅觅……登泰山真切感受了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泰山顶上看云海,使我联想到了诗歌与地理的联系。在我们国家大江南北,文人墨客、诗人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创作了那么多的诗歌,李白周游世界,杜甫在长安写下了万卷诗书……中国的古典诗文和地理联系得太紧密了!中国文学史上很多诗人写下了与地理有关的诗词。流传千古,后人吟咏。每当背诵这些经典诗歌,他们的真诚情感和诗情画意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更加唤起我对读书和对祖国山河的向往。

我梦想有一天,工作不繁忙,或休假的时候,亦或退休的时候,我会撷一本唐诗宋词,沿着诗人的轨迹走遍祖国的名山秀水,创造出我自己从心里发出的那份诗与中国地理的感悟和文章。

啊,诗和远方,我永远的梦想!

张丽

责任编辑:郭晓娟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2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