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文化北票

“双喜”字的由来

2024-02-06      

说到“双喜”字,不得不说这是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放牛娃叫王安石。王安石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将他抚养长大。到了读书的年纪,别人家的孩子都去私塾上课,他只能放牛,以便帮母亲减轻生活的压力。

王安石渴望上学,可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他也不愿再加重母亲的负担。每日借着放牛的机会,躲在私塾的窗子底下偷听。没钱买纸笔,就用树枝在地上练习书写。遇到先生提问,有同学不会时,他就在门口“放风”(打小报告)。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王安石,并且帮助他躲避先生。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月,先生并未察觉有人在窗外偷听。

一日,王安石又在给同学“放风”。可是,这名同学实在是太笨了,王安石说了好几遍他都没有答对。王安石一着急,声音就大了,先生听到窗外有声音,就走了过去,正好抓到王安石在“放风”,便道:“你是何人?为何在此?”王安石听见先生问话,恭敬地一一作答,并祈求先生原谅他偷听。

放学后,先生将王安石带到了住所,出了题来考他。王安石竟全都答对了,而且反应灵敏,用词准确,对仗工整,是个可造之材。第二日放学后,先生找到王安石家,对他的母亲说“大嫂子,此子是个可造之才,我愿收他做我门下弟子,分文不收,您可愿意?”

王安石的母亲听到这一消息,激动不已,忙叫王安石叩拜老师,自此王安石投到先生门下。

一晃六载过去了,这一日,先生将王安石叫到跟前:“安石,跟着我有六载了吧?”

王安石道:“是的,先生。”

“马上就到大比(考试)了,今年你去试试,东西我已准备齐,你回家告知母亲,就赶快进京吧。”于是,王安石回去拜别母亲,带着先生准备的行囊出发了。

这一日,途经马家镇,当时天色已晚,王安石便决定留在镇上歇息。饭后闲来无事,他遂上街闲逛,却见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外面挂着一盏走马灯,灯光闪烁,分外耀眼。王安石走近细看,只见灯上分明写着“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的半副对子,显然是在等人对出下联。

王安石见上联不由拍手连称“好对!好对!”他的意思是说这上联出句妙,站在一旁的管家却误以为他是说对下联容易,便马上进去禀告宅院的主人马员外,但待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

第二天,王安石进了考场,答题时一挥而就,交了头卷。主考官见他聪明机敏,便传来面试。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曰:“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脑中立刻浮现出马员外家走马灯上的那半副对子,不假思索地答道:“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他对得又快又好,令主考官赞叹不已。

考试结束,王安石回到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又特意走到马员外家观灯,已企盼多时的管家立即认出他就是前几日称赞联语的那位相公,执意请他进了宅院。看茶落座后,性急的马员外便敦请王安石对走马灯上的对子,王安石再次移花接木,随手写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员外见他对得又巧妙又工整,马上把女儿许配给他,并主动提出择吉日在马府完婚。

原来,走马灯上的对子,乃是马小姐为选婿而出的。可是,王安石深知自己家境贫寒配不上马家小姐,便拒绝了。员外见状便留王安石在此地多住几日,王安石不好推辞便答应了。就在王安石住在马府的这几日,马员外派人去把王安石母亲请了过来,并表示“王安石此人有大才,我这人最为欣赏有学识的年轻人,至于家境如何,我并不在意。”

王安石的母亲很高兴,在谈笑间便订下了婚事。结婚那天,马府上上下下喜气洋洋。正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有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真是喜上加喜,马员外大喜过望,当即重开酒宴。面对双喜临门,王安石带着三分醉意,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囍”字,让人贴在门上,并随口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自此,以后再有人结婚都会贴上“囍”字,希望能沾沾这样的好运气。


责任编辑:付哲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2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