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文化北票

强国复兴有我网上展示系列之人物风采

2025-06-05      

红心育新苗 妙手绘丹青

——记巴图营乡中心小学美术教师于桂秋

有一位默默耕耘三十余载的教育工作者,她以一颗赤诚之心,将美术教育与非遗传承完美融合,在校园里播撒下艺术的种子,让蛋壳粘贴画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绽放出绚烂光彩。她就是巴图营乡中心小学美术教师于桂秋。任教31年以来,于桂秋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关爱每一名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自从担任美术老师以来,她认真钻研教材,学习课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当地媒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学生们很喜欢上她的课,因为除了教学生画一些简单的简笔画,还教他们创意画,那就是用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比如:树叶、布头、玉米皮、毛线、粮食种子做手工、粘贴画,栩栩如生的粘贴画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下课后,总有学生围在她身边不愿意离开,甚至希望能每周多上几节她的课。

于桂秋精心钻研,一直在寻找一条适合本学校的特色之路,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一本书里看到了蛋壳画,激发了她的灵感。她开始研究制作蛋壳画,首先需要在卡纸上画出理想图案,随后将禽类色泽各异的蛋壳进行拼贴,最后再进行晾干,它色彩自然、栩栩如生,但是需要细致和耐心,一幅完整的作品需要几周甚至长年累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前期更要做好各色蛋壳的收集和分类。在20163月,于桂秋成立了小蛋壳美育社团,以蛋壳粘贴画为主,在她的带领下,粘完了大大小小的作品850多幅,她亲自粘过的作品有《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三国演义》里的五虎上将,《八仙过海》里的八仙,并教孩子们用蛋壳粘出他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在学校的展板和橱窗里,走廊墙壁上,都是她和学生的作品蛋壳画,成为巴图营乡中心小学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还编撰了一本校本教材,把学生的蛋壳画儿编到了校本教材里,并将教材推广到全校,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历经无数个日夜的倾心付出与沉淀积累,小蛋壳活动室如今声名远扬,社团作品在各类艺术展演中脱颖而出,斩获诸多佳绩。面对这些耀眼的成绩与纷至沓来的荣誉,于桂秋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更未停下奋进的脚步。在她心中,传承与发展蛋壳画这门非遗艺术,助力乡村美育发展,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

匠心雕琢糕点梦 赤诚回馈桑梓情

——记北票市海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楠

在三宝乡,有一家承载着无数北票人甜蜜记忆的企业—北票市海丰食品有限公司。如今,管理这家有着近30年历史企业的是刚过而立之年的杨楠。她从海外学成归来,带着先进的理念和满腔的热忱,为海丰食品有限公司注入全新活力,在糕点行业闯出一片新天地。杨楠毕业于辽宁大学金融专业,后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市场营销。海外的学习经历让她见识到广阔世界,但家乡的召唤始终在她心中回响。抱着振兴家乡的想法,她学成后毅然回国,加入海丰食品有限公司,挑起总经理的重担。杨楠说:“我生在北票,长在北票,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刻在我心里。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刚接手公司时,杨楠面临着诸多挑战。内部流程优化、团队协作提升、品牌形象打造等问题亟待解决。面对这些难题,她没有丝毫退缩。从深入一线调研开始,她每天穿梭于车间,与工人促膝长谈,了解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在掌握一手资料后,她果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先进管理系统,随后对公司管理架构进行改革。新的管理架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优化了工作流程,让信息流通更加顺畅。为提升产品品质,她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与全球著名乳业合作,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同时,她带领研发团队积极探索市场需求,与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攻克技术难题,不断推出符合市场趋势的新产品。

在企业蓬勃发展的征程中,杨楠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企业家的担当与大爱。她为当地百姓广开就业之门,提供工作岗位400余个,让众多家庭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同时,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带动农户有机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她踊跃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近60万元,救助失学儿童20余人,为上百户生活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她的善举,如同冬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杨楠,这位年轻的管理者,以无畏的勇气开拓创新,以无私的奉献回馈社会。每一块从海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诞生的糕点,都凝聚着她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更饱含着她对家乡、对社会的深厚情感。“未来,我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产品品质,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一方面,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让海丰食品有限公司的每一份甜蜜走进全国千家万户;另一方面,深化产业帮扶,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用糕点传递幸福,用努力为北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杨楠表示。

耕耘一线系群众 巾帼风采展担当

——记哈尔脑乡水库村妇女委员贾凤梅

她怀揣着一颗炽热的爱心,用自己的点滴行动,为那些身处困境的妇女儿童送去温暖与希望,成为弱势群体心中的“暖心依靠”,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真切感受到关怀与力量 ,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和魅力。她就是哈尔脑乡水库村妇女委员贾凤梅。

在乡村妇女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她积极开展关于妇女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引导本村育龄夫妻参加孕优检查,号召妇女参加“两癌”筛查,她对全村32名妇女、7名儿童都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针对残疾女性、老年妇女、困境儿童等,进行定期走访,深入了解她们的生活困境和需求,为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为了维护妇女权益,帮助年迈的胥吉芝老人解决欠款诉求,贾凤梅积极奔走,多次同她一道到乡政府与政法委员、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促使胥吉芝与哈尔脑乡水库村村民委员会沟通协调达成协议。

贾凤梅作为一名“白海豚爱心妈妈”,她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用爱心和真心为孩子驱除成长中的阴霾与黯淡。她结对的一名3岁留守女童,母亲智力四级残疾,父亲在服刑,孩子由智力三级残疾的姥姥抚养,生活不易。为了改善孩子生活的物质条件,她从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资金,主动承担了女孩的部分生活费用。她还积极帮助女童及家人联系乡民政等部门,为孩子办理了“事实无人抚养”证明,让孩子的成长拥有更多保障。在她的带动下,更多人对这名女童的成长环境有所了解,也加入了奉献爱心的行列。

为了弥补女孩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无论工作再忙,她都会耐心地陪着牙牙学语的孩子说话,从她磕磕绊绊的童真语言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掌握她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疏导和排解,让一天天成长起来,慢慢开始懂事的女娃娃不因身世坎坷自卑,不因命运多舛怨憎,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扎根基层、耕耘一线,情系乡亲、服务群众。贾凤梅始终坚守在基层工作岗位,心系百姓冷暖,关注乡亲们的需求与困难,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巾帼担当的内涵,为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北票新闻网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2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