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接触今年8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福军,一枚枚纪念章和一张张封存久远的老照片让我们把记忆的年轮定格在抗美援朝那硝烟弥漫的岁月,老人虽对过去很多陈年往事逐渐淡忘了,但对62年前亲历朝鲜战场上的高阳大捷仍久久不能忘怀。
李福军1930年6月10日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1948年12月从黑城子镇扣ト营村入伍,现与老伴居住在黑城子镇米家窝铺村,1953年10月返乡务农。1950年10月,20岁的他和无数志愿军战士一起远赴朝鲜,参加了令中朝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抗美援朝战争,作为50军的卫生员,他亲历了阻击、歼灭英军29旅那场惨烈的战斗。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我军突破临津江“三八线”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全线溃退,李福军所在的陆军149师奉命向法院里、高阳、汉城方向追歼逃敌。当年20岁的李福军清晰记得出发前,他和战友们将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写在白布上,装在衣兜里,以防不测。据老人讲,他是幸运的,那时与他一起参军并参加抗美援朝的高姓、苏姓和隋姓3位同乡都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了。1950年1月3日,我军在高阳突破美军防御阵地,在佛弥地遭遇英军29旅皇家坦克营,李福军所在的卫生所随着大部队开赴前线。当时,他所在的部队和志愿军其他部队一样,没有专门打坦克的武器,战士们只能用手中有限的炸药包、爆破筒去打击敌重型坦克。前线卫生所距离战场很近,是临时搭建起的简易房,当时英军29旅参加过诺曼底登陆,被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誉为“常胜不败”的“王牌”。可想而知,那时的战斗是何等惨烈,受伤的战友们有的用担架被拾进卫生所,有的被战友背进卫生所,看着被敌坦克和飞机炸伤的战友们,在医疗设施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李福军和卫生所的同志们竭尽全力挽救战友的生命和减轻战友们的痛苦,有些受轻伤的战友被简单包扎后,马上又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李福军清晰记得,当时一名战友的眼睛被弹片炸伤,失去了左眼,他为这名战友处理包扎后,拿起枪立即返回了战场,因受伤的战友太多,李福军和几名卫生兵干脆拿起急救箱,到阵地前沿为轻伤不下火线的战友们包扎处理。以劣势装备对抗优势装备的敌人,战友们付出了血肉之躯,敌人为打通撤退通道,动用了上百架次的飞机,20余门火炮和重型坦克,炸弹、炮弹的爆炸使我军阵地硝烟弥漫、一片火海,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指战员们从土里挣扎出来,继续向敌人射击。在敌人冲入阵地的时候,许多战士跳起来用刺刀捅向敌人,子弹打光了,就捡起敌人丢下的武器弹药,工事炸平了,就利用弹坑做掩体。老人讲,那时绝大多数战士们没有看过坦克,但当英军重型坦克出现的时候,战士们并没有被这个“怪物”吓到,他亲眼目睹了有的战友将爆破筒塞进敌坦克的履带里;有的战友奋不顾身地将炸药包塞进炮塔;有的战友用“尿泥”把敌坦克外视镜遮住,为炸毁坦克赢得了时间。正是战友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使疯狂一时的英军坦克营土崩瓦解。这场战斗,击毁英军坦克27辆,缴获坦克4辆,毙敌300余人,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作者:江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