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文化北票>>人文川州

父亲的烟斗

2019-07-18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32年了,32年来,他那高大的身躯,宽阔的臂膀,谈笑风生的音容不时地在梦中浮现,他习惯性地手握烟斗,吞云吐雾,若有所思的模样给我留下深深地印记。

  父亲滴酒不沾,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抽旱烟,因此,对烟袋情有独钟。在我朦胧的印象里,他大约使用过四五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烟袋,有翡翠嘴铜杆铜锅的、有琉璃石嘴老乌眼烟杆琉璃石锅的、有雕龙刻凤银嘴银杆银锅的……各种烟袋独具匠心,精美绝伦。在用过的这些烟袋中,最受父亲喜爱的当属那支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的紫檀木烟斗了。烟斗形状近似“S”型,由纯紫檀木制作,烟斗像一个削了顶的大鸭蛋明光铮亮,仔细观察深紫色的波形木纹若隐若现,犹如一幅浓缩版的微型山水画,装烟部分由黄铜圆桶底部钻孔镶嵌其中,外沿金黄的铜箍上与烟嘴上的铜箍之间连接着一条金黄色的铜链,好似将军披肩上的黄色绶带熠熠生辉,弯曲的烟嘴由篮绿相间的玛瑙石镂刻而成与烟斗对接,玲珑剔透,难怪父亲爱不释手。听父亲讲这个烟斗是和朋友用自己一块心爱的旧罗马怀表等价互换的。小时候,我骑在父亲身上玩耍,父亲曾用热乎乎的烟斗轻轻地“烫”我的小脸,吐出的烟圈叫我用手抓。等上小学一年级后,我如果不认真写家庭作业,父亲会下意识地拿着烟斗砸脑门来吓唬我,他从来不许我随便摆弄他的烟斗,可能是怕我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玛瑙烟嘴的缘故吧。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不管做什么事从来忘不了装上旱烟和烟斗,和亲戚朋友同事聊天时也少不了“显摆”一下这个宝贝玩艺儿。

  小学一至五年级都是父亲教我,上课钟声一响,看着父亲从办公室出来叼着烟斗,等走到教室门前轻轻地将烟灰从门框边磕掉,然后把烟斗放在讲桌上,上课时有的同学如不注意听讲,他会拿起烟斗敲敲讲桌以示警告,父亲讲课时或在教室陪读时从来不吸烟,下课后到室外吸上一袋烟已成习惯。当烟袋锅里或烟袋杆里“烟袋油子”积多阻碍吸烟时,父亲会拿一细铁丝进行疏通,然后嘴里含口水用力把烟袋锅和烟嘴里的烟油子冲洗出去,再用手绢儿将烟斗擦干净。每天早晨我都和父亲一起走着去上学,走在半路上他烟瘾大作,还得装上一袋烟,边走边抽,等烟抽透了停下来,抬起一只脚摆个“金鸡独立”的姿势,把烟斗磕到鞋底上将烟灰倒掉。父亲喜欢夜间在家里小高桌上工作,我有时一觉醒来,看见父亲在暗淡的油灯下,一手握烟斗、一手握蘸水笔,圈圈点点,聚精会神地备课或批改学生作业的背影,至今历历在目。

  父亲兴趣广泛,看见大舅家放养蜜蜂,十分羡慕,到了放蜂季节,每逢星期天就去大舅家拜师学艺,大舅发现父亲养蜂积极性很高,就无偿地送我家一箱蜜蜂。父亲如获至宝,给蜂箱选择避风遮阴朝阳的“宅地”安放,上班前听听蜂群动静,下班后再看看蜂箱外蜜蜂有没有异样,自从擢升为千军万马的“蜂司令”,着实给父亲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充实了业余生活,同时也给当时拮据的小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为了这箱蜂大舅可没少费心思,每到星期天就步行十多里山路到我家给父亲传授养蜂经验,老哥俩儿盘坐在铺有绵羊毡子的土炕上,看着窗外院里杏树下蜂箱里飞进飞出忙忙碌碌的蜜蜂,喝着茶水,抽着旱烟,侃侃而谈,大体说的是蜂群如何管理、蜂虱病怎么防治、啥时候蜂群分箱、蜜蜂越冬常识等等……虽然我听不懂,但父亲听得认真,频频点头示意。父亲看蜂时叫我们离远点,怕让蜜蜂蛰伤,出于好奇心,我跑到屋里爬在窗台上观看,说来也怪,只见父亲双手取出蜂巢,不戴蜂帽,嘴里叼着烟斗翻来复去检查,框框蜂巢依次检查,用铲刀清除蜂框上多余的蜂蜡,用镊子剔除巢穴里的雄蜂,然后把蜂巢轻轻地放回箱内,蜜蜂围着他头部嗡嗡飞转,好像为他伴唱,从来没被蜜蜂蛰过,父亲风趣地说:“这是烟斗里的烟雾味熏的蜜蜂不敢下手啊!”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翌年我家蜂群已发展到三个基准箱,一箱用于壮蜂,两箱用于产蜜。到了绞蜜时,父亲将装满蜜的蜂巢用毛刷轻轻扫去蜜蜂,用割蜜刀割掉蜂巢两面的蜡盖,两框一对放入绞蜜机桶内支架上,然后摇动伞型齿轮连接的摇把,受离心力的作用,蜂巢上蜂蜜就被甩出蜂巢流入放好的器具里。每次采蜜父亲都会通知左邻右舍乡里乡亲到我家喝蜂蜜水,大伙围坐在大门外树下石桌旁,自己兑蜜水用大碗喝。父亲还是习惯性地叼着烟斗抽着旱烟和邻里乡亲们有说有笑,开玩笑地说:“大家尽管喝饱喝好,齁着我可不管啊!”和谐的笑声充盈着农家小院,那种睦邻友好、其乐融融的场面,令人回味无穷。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除喜欢养蜂之外,还亲手在房前屋后空闲地栽植果树,并邀请果树技术员来家指导嫁接、剪枝、拉枝、定枝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我家的梨树都是经他一手嫁接的,父亲嫁接时边抽烟边专心致致地按规程一项一项操作。经他嫁接的八里香、甜花盖、大鸭梨等梨树到我小学升中学时,已是果实缀满枝头、香飘四溢。

  父亲离休后,离别了小教室,走进了大自然。家里的小菜园变成了父亲休闲自乐的大课堂。一位从事多年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骤然变成了悠然自得的种菜“把式”,亲自感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之美。小小菜园就是父亲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他精心莳弄的蔬菜,品种齐全,韭菜、菠菜鲜嫩水灵,黄瓜黄绿,辣椒披红,大葱大蒜、油菜花黄,茄子润紫,瓠子绵长,豆角满架,满园飘香。尤其是父亲发明的“烟斗焦油”水喷剂蔬菜灭虫法,独树一帜,绿色环保,记忆里的小菜园散发着自然的芬芳。

  如今我已退休居家颐养天年,闲暇之余拜读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借我一生》一书深受启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儿时的往事,想起了我那勤劳朴实的老父亲和他那支心爱的烟斗……

责任编辑:崔旭

责任编辑:徐振中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2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