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文化北票>>人文川州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2019-07-23      

  文化旅游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整个第三产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其具有广泛的产业关联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力器”、民生福祉的“推进剂”。

  故而,直面发展所需、民心所盼,我市把《抓优势挖潜力提内涵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写进了市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工作报告,擂响了“一张图、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往无前、一抓到底”的铮铮战鼓。其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前提。

  要不断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在漫长的岁月更迭中,我市孕育了灿烂多彩的历史文化,其中既有丫台山遗址、喇嘛洞鲜卑墓群、长宁寺、惠宁寺等历史古迹,金步摇、鸭形玻璃注等馆藏文物,也有慕容皝、冯跋、尹湛纳希等历史名人,栾天林、乌兰等革命志士,同时还有以“亚洲第一千米竖井”、京奉铁路关外段遗迹为代表的煤城文化,以辽西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日伪时期矿工斗争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这是一笔丰富的资产、难能可贵的资源,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托,必须加强保护性开发、合理化利用。另外,要拓展思维,逐乡逐村搜集历史典故、发掘民俗风情,健全生态文化体系,讲好北票故事。

  要不断推进生态保障体系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强化绿色理念,推进生态保障体系建设。要结合植树造林,见缝插绿、见空栽绿,在路旁、河旁、村旁、房前屋后多栽树、多养树,让北票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要突出主题、突出特色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避免千篇一律,致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要牢牢抓住“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不放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六大员”、志愿者、“村规民约”的作用,让城乡环境长期保持干净整洁,让群众望得见星空、看得见青山、闻得到花香。

  要不断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强大黑山文化旅游景区、做大天鹅湖生态旅游景区、做活古生物化石旅游景区、做靓“大黑山—东官河—凉水河—天鹅湖”生态景观经济带,还要着力打造观光农业、发展林果产业,建设别具特色的景观、景点、长廊等,开发田园观光、果蔬采摘、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产品;此外要丰富地方美食和风味小吃,培育以战国红、树化玉为核心的“川州礼”系列旅游商品,让游客在北票有吃头儿、有看头儿、有玩头儿,津津乐道,流连忘返。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推动招商引资、“飞地经济”、乡村振兴,不能推一推动一动,需要我们真真正正鼓足士气,拿出干劲,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正所谓: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责任编辑:崔旭

责任编辑:文 鉴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2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