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国家要想实现长治久安,必须要顺应民心,增进民生福祉。注重民生,提升群众满意、幸福指数,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然而,当今个别领导干部不作为,只顾个人得失与私欲,懒政怠政,导致国民满意指数降低。社会在发展,人民有期待,国人“幸福指数”的攀升,“满意指数”的上扬,还需要党员干部“辛苦指数”的高开高走。
立苦学之志,以学增智,为民谋利。加强学习,能提高领导干部对变化发展形势的把握能力,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学才能上进。我们党要上进,国家要上进,民族要上进,就需要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如果领导干部素质欠缺,就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和脱离群众,容易耽误地方发展。领导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点学习党的先进思想、理论、政策,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地方服务,赢得群众的“满意指数”。
入苦行之道,以行修德,为民谋福。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干出样子”,大国的崛起,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必须靠实干、靠艰苦奋斗。作为领导干部,应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应自觉坚持艰苦奋斗,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真正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造福于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为官就是一场修行,领导干部要有“苦行僧”的精神意志和行动自觉,要自觉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