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事物。纵观历史长河,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伴随着创新。上溯到原始社会,如果没有创新,人类或许停留在“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的状态,亦或早已消亡殆尽。笔者认为,无论何时,“创新”这件事都是有必要做的。
坚持创新才能生存。当CNN记者问到:“您对于华为未来的生存和盈利是不担心的?”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这样回答:“其实我们是世界上最穷的高科技公司,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都穷,但是我们的投资比世界任何一个公司都厉害,原因是什么?我们为了理想、为了未来,所以我们的科研投资很大,处在全世界前五名。我们过去的科研投资更多注重工程技术创新,在工程技术上领先了世界;现在我们更多重视理论上的创新,为十年、二十年以后大规模的战略布局,在数学、物理、化学、脑神经、脑科学……布局,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的竞争能力会更强。”这一问一答,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生存”和“创新”,这两个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划等号。
坚持创新才能发展。从发展层面上来看,无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成长、不断壮大、不断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要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不到10年时间里,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已增至此前近10倍,特别是2017年较2016年增长28%,中国首次成为前五大美国专利获得国。从“贴牌”到“品牌”,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部分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中国在科技创新发展一些方面与欧美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坚持创新才能成功。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也不可被模仿,成功之路,创新是关键要素。物理学家法拉第在奥斯特试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产生了新的研究思路,提出能否实现磁生电这一伟大的构想,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与探究,终于成功,从而开创电学事业的先河。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对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产生了疑问,正是抱着求索创新的精神,他不断深入工人群众,调查研究,终于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为了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约翰·D·洛克菲勒说:“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确实很有道理。
有人说:“创新是发明家、艺术家的事,与普通人、普通工作无关。”实为谬论。人人都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禀赋,我们不应该忽视自身的潜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汤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何时,都不能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而要学会创新、勇于创新、坚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