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月圆,嫦娥白兔临飞天。爱恋,忆怀,中秋望月独伤怀。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后,就没有可读的关于中秋的文字了。然而,每到一年一度月圆的时候,人们还是要写一些关于“中秋”的文字,这是因为有太多的思念、有太多的牵挂,是因为这中秋之夜撩拨起了有情人那幽幽的情愫。
中秋是用思念叠成的素笺,别在那深邃的空中,供人们吟咏,咀嚼;中秋是用牵挂做成的月饼,摆在那精致的盘子里,供人们掂量,品尝。中秋是南国那灼灼的红豆,中秋是慈母手中那一条细细的线,中秋就是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少年盼春节,青年过七夕,中秋则是老年人的节日。守望在家中的老人把岁月一点一点收集起来,丰满成一个佳节。然后,将思念斟满,将牵挂擦亮,将希望燃起,在那月亮渐亮渐圆的时候,静等儿女们像候鸟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围坐在月光之下,将中秋之夜点燃。
一次中秋一份浓浓的亲情,一次月圆慰藉一回长长的相思。中秋夜那轮圆月就是时光的车轮,碾去悠悠的岁月,却牵动着多情的目光。在那些守望家门老人的心中,在那些漂泊江湖游子的心里,中秋之夜那轮圆圆的明月就是彼此心中的约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敞开心扉,叫一轮明月入怀来。不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好,“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好,那一轮明月就是他们全部的寄托。不管身处何方,不管心系何处,在这月圆之夜,都会遥望夜空,在那朗朗的圆月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诗行,在那圆圆的明月里寻找来自千里之外的慰藉。
中秋的月啊,在圆着人们的团圆梦,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