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功能和应用的不断更新以及智能手机的科技技术的越来越强大,驱动了“网红产品”的形成,“网红经济”模式开始衍生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网红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利用消费者心理因素来达到刺激效果促进消费者感性化消费行为。
凭借多买多得、秒杀抢购、拼手速、依靠对“网红”的信任等消费模式,抓住当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在一些社交平台形成传播热度,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网红产品”流行,适应了消费经济转型特点,反映着消费新态势。近日,淘宝第一主播薇娅,“口红一哥”等网红主播,将网络直播间近千万观众提前带入“双11”购物狂欢的气氛中。应当鼓励“网红产品”进入当今的经济市场,找消费热点、挖掘“卖点”,提高销售量。但也有不少“网红产品”只顾销售“量”,而忽略品质。
网络营销平台要把好第一关——审核关。如今还是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红产品”背后的营销手段,但相关网络平台负有相应责任。有责任和义务对其采取监管措施。但是,由于“网红产品”可以带来巨大网络销售,一些网络平台包庇那些违规营销的网红,根本不关心产品质量,只会谋取经济利益。因此,解决问题要从根解决,应压实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从源头把好“网红产品”的审核关口。
加强市场监管,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诚信追溯机制,对严重失信者予以公开曝光。在全社会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警惕虚假宣传、过度营销,携手将存在安全风险的产品赶出市场,让品质优秀的“网红产品”做强做大,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中靠的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坚守产品质量安全,开发“网红产品”的优势,中国本土品牌的前景必将有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