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情人节、圣诞节,以至愚人节等在中国纷纷登陆,“过洋节”成为国人的一股潮流,大有铺天盖地之势。如今,随着大众理性回归,这股狂热已经渐淡渐冷,但有些人仍然矫情地抱着“热罐子”,而且不亦乐乎。
什么是情人节?什么是圣诞节?所谓的情人节指的是“圣瓦伦节”,是公元270年2月14日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后,基督教徒为了纪念他而设定的节日,后因瓦伦丁在狱中与典狱长的女儿相互爱慕产生情愫,被人改成了“情人节”;所谓的圣诞节指的是西方神话故事里耶稣的诞辰,不过是西方民族的一种信仰、一个宗教的宗教节罢了。而一些国人却不明就里,“羊群效应”一般效颦学步,虔诚地接受西方文化的推销!
毫无疑问,我们的日子变好了,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我们的脑袋却迷糊了,就像被下了“蒙汗药”、灌了“迷魂汤”一样,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文化,在纸醉金迷、歌舞升平中找不到了“家”的方向。
其实,“洋节”背后,我们不难看到西方国家的龌龊伎俩。在大肆鼓吹“自由”“民主”“人权”普世价值、惑乱中国民众的同时,分化、西化中国,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让没有经历“血与火”洗礼、享受“安与乐”的国人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中被引诱、被麻醉,进而达到人心涣散、“去中国化”的图谋,让西方价值观像空气、水一样无处不在,让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人逐渐接受西方的“普世价值”。
我们应该警惕警醒!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积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传承五千年的传统节日,而且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因为这些,我们巍然瞩目于世界东方,这是作为黄皮肤黑头发的龙的传人的自豪。
那么,我们打算怎么做呢?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向洋节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