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信心就拥有未来”“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近年来,这类的所谓励志格言充斥于各类广告、培训、宣传当中。这类话语看起来无比正确,但细细品味,却总给人以不可名状的厌恶感,其根源在于对你说出这类话语的人,他们的真正目的并非是激发你的斗志,而是要压榨你的价值。笔者斗胆将这样的语言模式定义为“传销式励志”。
何为“传销”,无需笔者赘言,其目的是利用听上去别具魅力的语言“忽悠”受害人,以达到洗脑的效果,最终将受害者自身的价值压榨一空。“传销”无疑是违法行为,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和宣传引导下,现在已经基本无人相信“传销”。但是,“传销”中所衍生出来的“忽悠”手段却在不知不觉中钻入我们的生活。
近年来,一些不太正规的企业推崇所谓“狼性文化”,在公司培训中不讲如何创新、如何销售,也不讲怎样与客户建立关系、怎样提高行业竞争力,而是用听起来慷慨激昂的话语不断“敲击”员工耳膜,用莫名其妙的口号和手势突出所谓“企业文化”,以“画大饼”的方式让员工无偿付出……殊不知,这样的励志不仅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反而是在抹杀个性,培养无脑“工具人”,让人才变成“蠢材”。无独有偶,一些不良商家在推销产品和服务时也将“传销式励志”融入其中。比如,一些补课机构利用“虎父无犬子”“赢在起跑线”这类语言给望子成龙的家长灌“迷魂汤”;一些保健品销售商用喊口号的方式“凝聚人心”,将中老年人“忽悠”得热情高涨,心甘情愿把钱包掏空……
那么,我们如何防止自己被这些“传销式励志”所蒙骗呢?方法很简单,就是自己多长个心眼,对这样的话语稍微深入思考一下。以文中所列举的“拥有信心就拥有未来”这句话为例,拥有未来确实需要信心,但是,单单拥有信心是无法拥有未来的。拥有并掌握自己的未来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除了信心,还需要有方法、有方向、有技巧,但这句话模糊了复杂的逻辑关系,给人以“只要有信心就能有未来”的认知错觉,把创造未来变成了一件简单而无脑的事情——树立信心。“传销式励志”的陷阱就在于此,它不给你讲方法,不告诉你问题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只是一味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以迎合人们避繁就简的惰性心里,从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生活中,除了信心和奋斗,我们还需要灵活的思维、正确的方向、过硬的本领,甚至是一些运气,不是喊喊口号、激发激发热血就能随随便便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