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的持续好转,全国人民的生活逐渐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日前,全国各个景区限制政策宣布“解冻”,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结伴出游,各大景区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爆满状况,而许多不文明行为也随之悄然“复发”。
近日,媒体曝光“八达岭长城恢复开放第一天就被人在墙体上刻字”的短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各地景区刚刚“复苏”,就出现在长城上刻字这样的事情,实乃提醒游客加强文明素养的反面教材。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许多人重新检视自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成了“规定动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街上行人越来越多,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烟头、垃圾、斑斑痰迹又重现地面,攀折树木花果,在建筑物上涂写刻画、展示“书法”,在禁烟场所“吞云吐雾”等不文明行为又“卷土重来”,让刚刚复苏的景区很“受伤”。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体现出中华儿女以万里长城为荣耀的文化自信,保护长城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然而,八达岭长城的墙体一直以来是游客刻字的“重灾区”。这些留下来的刻字,对名胜古迹造成的损伤,几乎是不可逆的,而且修复难度很大。此外,在长城上的刻字,不仅是不文明的印记,更有可能践踏法律红线——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可以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景区复工,不文明行为千万别“复工”。疫情形势虽然已经平稳,可还未彻底结束,消费是件好事,但是作为游客个人一定要切记,文明不是一种口号,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