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从考证的,
是人类第一次与自然对话。
历史的长河中,
人类向命运之神祈求生存的喁喁细语,
汇聚,回响。
在萦绕不绝里,变得铿锵。
中华民族,正身处其中。
天底下最容易接近的是土地,
却没人有资格轻视它。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恐惧,
从未停歇过对饥饿的抗争,
从未停顿过对粮食的渴望。
袁隆平说:“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为了这句话,
他两脚泥泞,一片丹心。
跋涉在水乡田间,
为了生命,与科学对话,与土地对话,与自然对话,
把荒凉的盐碱地变成了美丽的农场,
让神州南北飘满了稻花香。
郭明义说:“电铲,人们无法说出他的巨大,伸出的手臂去触摸太阳。”
不知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有没有想到,
他也被别人当作了想要触摸的太阳。
那种温暖让人感动,是他的大爱无声;
那种光芒照亮心扉,是他的热血豪情;
这位新时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
穿越了时空,
在当代人的心里,重新唤醒了一个叫雷锋的灵魂。
屠呦呦说:“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一株叫“青蒿”的小草成就了她,
而这并不是奇妙的巧合。
是60多年的埋首攻坚,
让她带领着祖国和世界人民领略中华医学的魅力和神奇。
中国的青蒿素,方能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华医学的瑰宝。
她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华医学,正等待着更多的屠呦呦,等待着世界的拥抱。
这个寒冬,风霜雪雨,分外熬人。
疫情来袭,举国上下人心惶惶中,
有一位叫钟南山的老人,带着党的声音,竖起一道战旗。
抚慰着张惶四顾的人们,一同向病魔发起反攻。
终于,他说:“我们挺过来了。”
有多少人,为这几个字而热泪盈眶?
有多少人,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
“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又有多少人,在心里默诵着那首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天欲坠时南山擎。一盏仙壶济世悬,国有危难立钟鼎。 ”
黄旭华说:“一生献祖国,这辈子没虚度。”
赫赫无名。
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成为多少“黄旭华”的人生写照。
不想祖国再风雨飘摇,不想人民再颠沛流离,
让他们的赤诚心肠变成了“铁石心肠”,
牺牲亲情,隐姓埋名,
从无到有,默默探索强国之路。
只为这大好河山能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只为了“一定得为祖国做一些事情”的承诺。
杨利伟说:“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他在说出这句话时成为了祖国的骄傲。
因为他的第一次向太空出征,也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遨游。
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仰望星空,
每个人的身上,都落着他深情的目光。
当我们在漆黑的星空中,感受着一个中国人的存在,
似乎陷入了奇怪的错觉,
耳边响起的,是1840年引焾的燃烧声。
一个个历史上的片段幻现,交替,最后归于暗灭,
一个穿着太空服的身影在瞳孔里安静亮起。
不知不觉间,
我们的征程已变成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