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拍是摄影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当今社会,摆拍之风已经渗入到基层工作之中,在痕迹化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使痕迹化管理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这种“变味”的痕迹化管理属典型的形式主义,是我党旗帜鲜明反“四风”的重要内容。
大家都知道,痕迹化管理是在各种管理工作过程中,从时间和内容上不留间隙或空白、死角的缜密的工作记录。其最大优点是通过查证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电子档案等,有效复原已经发生的工作或活动。是基层干实事的重要佐证,不失为现代管理中的一种好形式。为什么基层干部会调入痕迹化管理“摆拍”的怪圈呢?究其实质,这与当下的各种检查不无关系,特别是当了年终岁尾,对上级部门对基层的各种检查纷至沓来,令被检查者疲于应付,而有些检查者只是走马观花,甚至凭各单位材料的“颜值”论英雄。这种检查必然会助长基层的“摆拍”之风,片面强调和夸大痕迹化管理的作用,进而陷入“摆拍”的怪圈,为了应付检查,有些单位把功夫下在“软件”上,领导小组信手拈来、实施方案照搬照抄、工作照片张冠李戴,多方制造痕迹来应付,使得软件光鲜亮丽,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
笔者认为,各单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把功夫下在平时,不要临时抱佛脚,实事求是地实行痕迹化管理,在注重留痕过程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工作的效果,用实效作为评价工作优劣的重要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