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可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在家准备包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既好奇又兴奋。看到母亲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原料:粽叶、糯米、红枣等。这粽叶又大又长,绿绿的;这糯米又香又甜,白白的,光是看这些东西就已经馋得我垂涎三尺。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开始包了。母亲拿上粽叶,娴熟地一弯,粽叶就乖乖地成了漏斗状,放入了一颗大红枣,又放上了一层米,再放上了一颗枣,向后一折,一个粽子就成形了,最后捆扎就完成了。我一看,这么简单,我说:“我一会儿就能包好几个。”可是,把粽叶成漏斗状就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刚把枣和米放进去,粽叶又开了,枣和米全掉了,我觉得太难了。父亲看我有些泄气,告诉我说:“你看,这就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细心。”我就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我把有缝的地方包紧,放适量的米和枣,包成了。
煮粽子的时候,母亲在锅里放了好多枚鸡蛋,说这样煮出来的鸡蛋非常好吃。只要一闻到粽子的香味,我的食欲就会被挑起来,所以吃粽子的时候我吃得很饱,吃得很幸福。
但在吃粽子的同时,我会想起伟大诗人屈原。越长大越觉得有这么一个特殊的节日纪念一位伟人很有仪式感,要铭记于心,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