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广大走出校门的青年学子灌注了强劲动力、指明了奋进方向。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经风雨,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都离不开广大青年的不懈奋斗。一批批年轻的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利益前赴后继、奉献牺牲。
不历风雨,难成大树。困难挑战往往是人生的“磨刀石”。脱贫攻坚,想方设法,为帮助家乡人民走出贫困,“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文秀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脱贫事业;边远地区,扎根基层,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和汗水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不怕困难,挑起重担,创造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以奋斗为笔,谱写青春赞歌。
青年向上,国家向前。眼下,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驶向深蓝的编队中,在抗洪抢险的激流里,从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到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着年轻人的奋斗身影,都彰显着年轻人的青春力量。他们以国家的发展轨迹定义个人的成长坐标,把实现人生价值与实现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奋斗的方式不同,但奋斗成色如一。
“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把小我融入大我,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理想,在复兴的征程激扬青春力量,必将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