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近年来,国家针对虚假广告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医药广告演员”胡祖秦被刑拘,类似因虚假广告入刑的案例越来越多。但是,此神医被查、彼神医登场,高压之下虚假广告“火种不熄”,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虚假广告缘何屡禁不止?一是企业诚信理念不足。个别广告商在利益驱使下,利用部分消费者无知、盲目的消费心理,夸大、虚构产品功效,企图在短期内大捞一笔,而后快速撤离。二是媒体责任意识缺失。部分媒体在广告内容审核上把关不严,一心向“钱”看,在广告推送时“打擦边球”;三是相关部门监管乏力。各部门联动机制不灵,事前审查缺失、事中执法不严、事后违法不究。
遏止虚假广告蔓延,根本在于宣传诚信经营理念。广告经营者要通盘考虑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在接广告之前,要对产品进行审查、把关,坚决拒绝为假冒伪劣产品代言。同时,广告企业要根据质监部门出具的产品报告设计广告,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打造消费者值得信赖的品牌。
遏制虚假广告蔓延,重点在于媒体履行监督职责。媒体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本着对受众负责的态度做节目,对虚假广告进行舆论监督,及时曝光虚假广告,同时要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工作。
遏制虚假广告蔓延,关键在于监管部门明确职责。首先,要形成多部门联防联治格局,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网络监管部门认真审核监督,公安机关要加大案件侦破和惩处力度。其次,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及时发现虚假广告,追究虚假广告发布平台的责任。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广告管理制度,确保广告监管工作及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