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过后,储藏过冬的蔬菜是北方人的一种风俗,也是一种习惯。
为了做好冬季储菜,记得小时候家家都有菜窖的。农家院比较宽敞,先是在空地里(一般都选择在小菜园)挖下一个方方正正大土坑,在土坑上面用些粗壮的圆木搭上横梁,用树枝搭上架子,再铺上一层厚厚的高粱秸,埋土压平,留一个上下菜窖的口,这活儿就算大功告成。菜窖主要是贮藏大白菜和萝卜。从菜窖口顺下一把木梯,把自家菜地产的大白菜一棵一棵地递进窖里,一层一层,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事先搭好的架子上。再挖一个坑,埋几个大红萝卜。这样储藏大白菜、萝卜不仅可以防冻,还可以吸收菜窖里的地气和潮湿,保持一定的水分,从入冬一直保存到开春。漫长的冬日,还有新鲜的白菜和萝卜下饭,我一直觉得北方人储菜是一种智慧。
储菜不光是下窖,还可以腌制。腌酸菜、腌芥菜疙瘩、腌鬼子姜最为普遍。霜降天气转寒,大白菜长满菜心,被人们砍到,选出一些大小适中的白菜,掰下外层老帮,用菜刀砍下根须,打理干净,用清水洗过,整整齐齐码在大缸里,撒上少许大粒盐,慢慢地发酵,直到白菜由绿色变成焦黄。这样一大缸的酸菜,接三岔五捞出几棵,炖粉条、包饺子、蒸包子、生火锅或是杀了猪,炖排骨、做汆白肉,都是一道道美食。酸菜可以说是北方人的挚爱,整个冬天人们离不开,大事小情,红事白事,酸菜在餐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腌制芥菜疙瘩同样是去掉根须,打理干净,放入大缸之中,其关键就是放入一点点卤水,这样腌制出来的芥菜疙瘩才会清脆爽口。芥菜疙瘩是整个冬季餐桌上必备菜肴,是下饭的最好东西。记得小时候,一手拿着玉米饼子,一手拿着腌菜疙瘩,边走边吃,好不惬意。人们还会将芥菜疙瘩烀熟、晒干。我们把晒干的芥菜疙瘩叫做干巴咸菜,将之在炉子上烤熟,直到烤出死窝、冒油,装在兜里,想吃就用小刀剜下一点,那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味道。腌鬼子姜倒是简单了许多,只要一个坛子,一把盐就会大功告成。腌制的鬼子姜相当脆生,好吃。
为了冬天有菜吃,人们还会晒些萝卜干、白菜干、茄子干、豆角干……在闲置的房子里储存一些马铃薯、南瓜……
储菜,现在还有很少的老年人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年轻人已经毫不理会了。我想,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不知道什么是菜窖了,因为现在人们实在是没有挖菜窖的必要。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走进鲜菜店,一年四季,各类瓜果蔬菜琳琅满目,应有俱有,谁还会为没菜吃而发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