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哭啊,挖了半辈子的煤,还住在阴暗狭窄的棚户区,现在下岗了,更没有机会改善住房条件了”,这是2001年北票矿务局破产后,下岗职工发出的感叹。矿务局矿产后,不但6.5万名职工全部被买断工龄下岗,还留下38.36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21世纪初年的北票,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城,而北票矿务局的下岗职工,则是一个命运多舛的群体,他们有着对工作的热爱和眷恋,有着对下岗的无奈和抵触,更有着对改善住房条件的奢望和祈盼。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组成部分,北票曾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过应有的贡献,然而,一业凋零百业衰,关键时刻,北票市委、市政府明确“城市建设管理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理念,积极向国家、省争取到北票市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工程。作为采煤沉陷治理办公室的老职工,在近20年的工作中,我全程参建了诸多小区的建设工作,在这几小区的建设工作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每每会萦绕心头的就是采煤沉陷治理办公室成立后开篇巨作——金河小区。
金河小区是一个有着超低容积率和超高绿化率的小区,这是一个户型组合完美、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她有着让人羡慕的技术指标,她的建筑密度为58%,绿地率为30%,建筑容积率为0.95万㎡/ha,人均道路、广场用地为4.39㎡/人。
2004年,金河小区正是一个塔吊林立、红旗招展的施工现场,是一幅气势磅礴、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呈现给北票父老相亲的同时,我的思绪也飞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回放脑海里一帧帧画面时,有两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2003年金河小区易址到骆驼营村和原棉麻木公司地块后,规划设计招标评比会在北票宾馆召开,锦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负责人对其作品侃侃而谈,对答如流,作品在小区中央规划了南北2个广场,还提出小区内部道路”通而不畅“的理念,使小区南北道路以2个半圆曲线形状予以体现,现场专家被其设计风格和沉稳表现所折服,锦州院也在几家规划院中现脱颖而出,这也给外行的我深深上了一堂专业课。
第二件事是金河小区在前期的规划中,第三小学和第三初中仍规划在2所学校的原址上(即现金河小区的最东侧,银河小区公铁立交桥对面),在后来的评审会议上,有一位从沈阳来的老专家(很遗憾没记得他名字),他身材高瘦、精神矍铄,他的一席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用小孩子玩的激光笔圈点着规划图中学校位置,提出建议至今在耳边回响,他说”这2所学校还应该面向小区以西的空白地带,这里将来会开发成住宅区,建议将2所学校安排在小区西侧,将来这里能成为这个区域的中心……”此番话得到与会专家们的认可。现在回想,老专家的远见卓识值得我们钦佩。目前,以这2所学校为中心,在方圆500米的半径内,除金河小区外,又陆续建成了银河、欧韵蓝湾、川州御品、佰宏时代等小区,把学校放在中心,的确缩短了周边小区孩子们的上下学时间。
2005年10月,金河小区建成,她身穿上白下金的外衣,矗立在北票城西,向采沉区的居民默默地展示自己,她拥有小学、中学、幼儿园、敬老院、浴池,她楼房错落有致,道路平坦舒缓,广场宽阔,树木茂密,她静静等候了一年的时间,2006年12月,她如愿地等到她的主人。采沉区搬迁开始后,一度出现居民不愿意选取金河小区的房子。但是凭借她的先天优势,加上搬迁工作组的的政策宣传,采沉区的居民终于改变主意,金河小区成为居民搬迁安置的首选。她第一次亮相,就放射出巨大光芒,也建立了庞大的磁场,并逐渐成为矿务局下岗职工家属享受美好生活的开始。
2019年,运行15年的金河小区再次得到国家和省的支持,2019年启动了早期棚改小区维修工程,棚改办采取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成共治、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理念,对金河小区进行了升级改造,重新敷设了供水、供热、排水管道,对道路进行铺装,楼前加装停车位,屋面防水全面更换,外墙涂料粉刷一新,极大增强金河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当修葺一新的金河小区又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北票人民的面前时,北票人民给予金河小区作出了最热烈欢迎,她的外貌并没有随着时间而衰老,她的身体机能又恢复到了鼎盛时期。
设身处地地为困难群体着想,一如既往地为下岗职工服务,是除了建设人文环境之外,金河小区留给居民的另外一份享受。现在的金河小区依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小区,金河小区虽然还未达到高档小区之列,但是她对安置居民的深情哺育,却永远值得我们去尊敬、去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