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掉了漆的绿茶缸,一大茶缸沏得黑乎乎的茶,几个人端着白身蓝边儿的厚墩墩的茶碗围坐,这是我记忆中父亲和邻居们在我家喝茶的情景。红黑的茶锈布满茶缸,根本辨不出茶缸里面本来的颜色,就那么苦不溜秋的茶水,他们却喝得津津有味。
父亲是个节俭的人,平时自己喝的是茶沫,纯沫沫,一捏子下去,茶缸里黑乎乎一片,得等茶沫沉淀下去才能喝,喝完一例儿(这个一例儿是父亲的习惯说法,其实就是把沏好的一缸子茶喝没一次)再续水,直喝到茶水没了多少颜色才再换上一捏新茶沫重新沏水,有时父亲喝了酒,沏的浓茶像极了稀粥。只有等来了客人才喝袋装的茶,我叫它茶棍儿。一个长约十一二厘米、高约十六七厘米的白色纸袋,面儿上是几根红色的茶棍儿,里面装着茶叶。这就是那时我见过的父亲喝的高级茶。根据袋子容量的大小,有的五毛钱一袋,有的一块钱一袋,就这一块钱,很多人家都舍不得花,因为没有闲钱,所以实在有茶瘾的,就喝茶沫解馋,我知道那是最次最次的茶,可能,花上一块钱能喝半年吧。那时候,父亲是生产队的会计,常有人到我家看工分问事的,父亲都好好招待着,再加上人们饭后没事爱在我家门口聚堆儿,夏天一门口,冬天半铺炕,所以,我家的茶叶就费。有时候母亲觉得不过眼,就磨叨父亲说:“我买瓶雪花膏都寻思半天,这钱啊,都被你出溜出溜喝出去了。”父亲知道理亏,并不辩解,就说:“嗨,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这个呀,我还真想到了办法。”
母亲以为,父亲想到了办法是能买到便宜的好茶,或者是不用从我家拿钱买茶。实际上都不是,等到来年春天,家里井台上的刺玫长满花骨朵儿的时候,父亲偷偷摘了好多,阴干了藏了起来。原来是刺玫开花的季节,有一回父亲在井台边打水,几个花瓣飘到了水桶里,父亲闻闻花瓣很香,就烧水沏了花瓣茶,味道清新但并不浓烈,他想试试花骨朵儿的味道怎样,是不是香味更浓,结果果真如此。从此,我家多了一种茶。
秋天,母亲在大铁锅里烀苞米,父亲渴了赶上缸里没水了,父亲喝了一碗煮苞米的水,觉得甜丝丝挺好喝,但父亲不爱喝甜的,却喜欢苞米的味道。于是,他便每年弄好多干净的玉米须阴干了存起来当茶用,我家又多了一种茶。
都说刺槐花爽,苦菜、蒲公英败火。每年春天,我家都用刺槐花做好几种美食,苦菜也是餐桌上常吃的蘸酱菜。过了那个季节,刺槐花没了、苦菜老了,父亲又想到了阴干刺槐花和苦菜当茶喝,果然味道独特。后来,秋天反季开放的梨花、杏花、李子花都被父亲收集过当作珍藏,家里的金银花更是当作宝贝。
有一年秋天,父亲上山看地,发现沙棘树叶竟然还绿着,他就采了些当茶喝,味道不错,等到收完秋,父亲再上山溜达,采回一些经霜后的沙棘树叶,放在竹筛里阴干着,过些日子当茶泡着喝,味道清清爽爽的,比没经霜以前的更好喝。自此,每年霜降后,父亲都要采很多沙棘树叶,自己喝,也分给邻居们。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买点好茶也已经不算是奢侈的消费,父亲反倒不爱喝这些真正的茶了,他喜欢自己发现的那些“茶”,觉得喝这些茶少吃了不少药。我觉得夸张,于是上网查了查,结果我发现,父亲自己发现的这些所谓的“茶”,真的有不少对身体有益。比如,蒲公英是一种非常好的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用它泡茶可以治疗体内的热毒,还能够明目去肝火;金银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功效;玉米须泡水喝能减肥,还有利尿、降压、利胆和止血等保健作用。没想到,这些身边的小东西,竟成了父亲的“保健茶”。
酷暑来了,特意买了包好茶准备送给父亲,我知道这包茶会成为摆设放在家里。因为此时,家里的金银花开得正盛,父亲定会为我们泡一壶新鲜的金银花茶解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