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红、秦国和公公婆婆巴图营乡铁吉营村白西组的白志红在前夫去世多年后,带着年老无依的公婆重新组建家庭,并和丈夫奋力拼搏撑起七口之家,用爱和包容诠释了家的内涵,亲情融融的家庭氛围感动街坊四邻,成为大家称赞的榜样。今年,白志红家庭被评为第三届全省文明家庭。
风雨中,弱女子撑起一个家
在铁吉营村,一提起白志红,村里人都会伸出大拇指:“白志红是好人,勤劳又贤惠,是新时代典型好媳妇,马俊文老两口真是好福气!”白志红是凉水河乡人,上世纪90年代,白志红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一任丈夫马国彬。婚后夫妻二人十分恩爱,不久后,女儿、儿子相继出生,又为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幸福的时光却是短暂的。2012年7月,马国彬因车祸不幸去世,把美满的一家人推向了痛苦的边缘。丈夫去世,留下一对年幼的儿女和两位老人,白志红不知哭晕了几次,她觉得她的天塌了。然而生活还要继续,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志红擦干眼泪,毅然选择“留守”,勇敢地挑起整个家的重担,她说要让丈夫在九泉之下安心。赡养老人,供子女读书,一个人撑起这个家确实很艰难,但在白志红心里,公婆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以后她就是老人的女儿,代替丈夫孝敬二老。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白志红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照顾孩子吃过早餐去上学,接着喂猪喂牛打扫院落卫生,待老人们起床后,照顾老人洗漱吃饭,然后再扛着工具一路小跑去地里忙农活。到了晚上,安顿完老人和孩子,她才开始洗该洗的衣服、缝补该缝补的衣物,每天只睡5个多小时。她犹如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每天过着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的辛劳日子,换来了老人的舒心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遇良缘,她带着公婆改嫁
看着白志红一个人孝顺公婆、抚养儿女,有好心人开始张罗着为她介绍对象。刚开始白志红心存芥蒂,一心只想独自一人操持这个家。说媒的人多了,公婆见白志红迟迟不作答复,开始劝她不要因为他们而耽误了自己的一生。在再婚的问题上,白志红想了很久,她扪心自问,一路走来,自己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感情、付出了艰辛、付出了操劳,她也想歇一歇,找一个人依靠,可自己要是真的再婚了,公婆咋办?白志红定下一个择偶要求:要找一个品行好、勤劳,对公婆好,愿意跟她撑起这个家的男人。带着公婆改嫁?邻里乡亲唏嘘不已,不少对他有好感的男士望而却步,有的人说:“她的负担太重了!”有的人说:“她太傻了,放着好日子不过,硬要跟着老人一起!”白志红不以为然,有一个人也不以为然,他就是下杖子村的秦国,一个踏实本份的人。他被白志红敬老爱老的行为打动,被白志红勤劳善良的本性深深地吸引,他答应了白志红提出的所有条件。秦国走进了白志红的家,接过了白志红身上的重担,和白志红一起照顾老人、抚养孩子。
奔小康,夫妻同心为幸福打拼
面对一大家人的需要,白志红和秦国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家里人过得更好。当时,种地是夫妻俩赚钱的唯一途径。如何改变生活现状,成了他们日思夜想的问题。一次,秦国听同乡的伙伴说在外面打工挣钱多,只要肯吃苦,一年赚三四万元不成问题。秦国心动了,他和妻子商量过后,便独自坐上了去往外地的火车。秦国走后,白志红就像平常一样操劳这个大家庭,但是她此时的心情早已不一样,她的心里有了坚强的依靠。在夫妻俩的不懈努力下,白志红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如今,白志红的大女儿是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二儿子是二高中的学生,白志红和秦国的小儿子也上了小学。白志红夫妻俩常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老人健康、孩子们有出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管多累,他们都不会停下脚步。互敬互爱、孝顺老人、教育子女。2019年,白志红正式向组织递交了她的入党申请书,真心的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用自身的小小力量去服务百姓群众,用她做人做事的方式去感染更多人,让爱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如今她如期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在2020年村委会改选时,被选为巴图营乡铁吉营村委会委员,她现在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党员的责任义务,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各项政策,更加孝顺老人,给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样,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
多年来,白志红夫妇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展现了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真正内涵。